生命的两端,同样的守护——记麻醉医生张云飞勇闯“一小一老”生命禁区
2025-10-09 16:48宣传统战科

在医学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,“外科医生治病,麻醉医生保命”。而在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,麻醉手术科张云飞医师用两个特殊病例,为这句话写下温暖的注脚。
近日,他先后为一名出生仅一天、体重仅1.5公斤的危重新生儿和一名80岁高龄、血管病变复杂的老人实施麻醉,跨越生命的两端,守护着“最脆弱”的生命花开与晚霞静好。

1.5公斤婴儿的“生命通道”
手术台上,是一名刚来到世界一天的新生儿。他太小了,体重只有1.5公斤,皮肤薄得像一层纱,血管细若游丝。然而,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合并脓毒性休克,让这株刚发芽的生命岌岌可危。手术是唯一希望,而麻醉,是希望之门前最险要的关隘。
“孩子的循环系统极其脆弱,任何一点波动都可能带来不可逆的损伤。”张云飞说。那一刻,他如同在发丝上雕刻——动静脉穿刺必须一次成功,麻醉用药必须分毫不差。他凝神屏息,凭借多年积累的手感与经验,迅速建立动静脉监测通道,为手术打开一扇“生命之窗”。整台手术,他寸步不离,紧盯监护仪上跳动的数字,精准调控麻醉深度。最终,新生儿儿平稳度过手术,平安返回病房。那微弱的呼吸,终于变得平稳有力。

八旬老人的“生命护航”
这是一位80岁的老人,患有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重度狭窄,如同一颗“不定时炸弹”埋藏体内。高龄、血管条件差、器官功能减退……麻醉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。

张云飞再次迎难而上,为老人量身定制麻醉方案,术中严密监测血压、心率、氧合指标,将其稳定在“安全黄金区”。整个手术过程平稳如静水行舟。老人安返病房,清醒后意识清晰,甚至对手术过程“毫无印象”。
而这,正是麻醉成功的标志——无痛、安全、舒适。
生命两端,同样敬畏
一边是初生的朝阳,一边是静美的晚霞。张云飞用同样的专注与温柔,守护着生命中最脆弱也最珍贵的两端。,他说,“麻醉医生不仅是‘让病人睡着’,更是要‘让病人安全醒来’”。无论是1.5公斤的新生儿,还是80岁的高龄患者,都是值得全力以赴的生命。这两台高风险手术的成功,不仅是张云飞个人技术的体现,也是医院麻醉手术科整体实力的见证。他们站在无影灯下,不言不语,却是每台手术背后不可或缺的“守护者”。
致敬,幕后的麻醉医生,为生命护航的每一个人!
图文 | 麻醉科 赵瑞雪
一审 | 熊柳林
二审 | 欧阳兴
三审 | 罗勇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