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科建设丨医学影像科:CT双能量成像技术 痛风诊疗的“火眼金睛”
2025-09-08 16:04医学影像科
双能量CT痛风石成像,绿色标记为踝关节周围软组织内的痛风石
“快看,我脚上的痛风石已经消得差不多了!”黄大叔兴奋地向周围人展示手机里的云影像报告,上面清晰显示着他踝关节的双能量CT图像。“这几年坚持听医生的话,合理用药、控制饮食、适量运动,总算有了好结果!这个双能量CT真厉害——绿色标记观看痛风石,一目了然!”
痛风,是一种因体内尿酸过高形成尿酸盐结晶(痛风石),并沉积在关节内而引起的炎症性关节炎。其常见诱因包括:遗传、高嘌呤饮食、饮酒、肥胖及其他代谢疾病。痛风不仅导致关节剧烈疼痛、反复红肿,长期还会破坏关节结构、甚至损害肾脏及心血管系统,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。
尽管如此,痛风却是一种可防、可治的代谢性疾病。治疗的关键在于坚持生活习惯干预与规范用药。许多患者疗效不佳,往往是因为症状缓解后就放松饮食管理或自行停药。
高尿酸血症作为痛风的主要病因,通常通过血尿酸检查进行筛查。而对于关节周围形成的尿酸盐结晶,如今则可采用CT双能量成像这一“侦察兵”技术进行精准检测。该技术利用尿酸盐在不同能量X射线下的衰减特性差异,有效区分尿酸盐结晶与骨骼、钙化等其他组织,实现痛风石的早期发现、精确定位和定量评估。
三维成像可以直观呈现痛风石的位置与体积,既帮助患者认清疾病实况、增强治疗信心,也为医生评估疗效、调整方案提供了客观依据。从黄大叔治疗前的双能量CT图像中可以清晰看到,其踝关节周围软组织内大量绿色标记的痛风石,这正是导致他关节长期反复疼痛的根源。这种直观的图像展示,让黄大叔下定决心规范治疗。
在专科医师指导下,黄大叔通过合理用药、控制饮食、适量运动等系统治疗,如今已数年未出现踝关节疼痛。他的成功经验表明,坚持规范治疗、依托先进影像技术,战胜痛风不再是一句空话,而是可实现的健康目标。
图文丨医学影像科 刘家骥
一审丨江林
二审丨欧阳兴
三审丨罗勇